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罗蒂关于反讽主义的论题,是为了解决公共的社会认同和私人的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问题而进行的构想。借助反讽概念,罗蒂批判了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观点。柏拉图哲学传统试图用一种共通的人性理论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合而为一,而反柏拉图传统的尼采、哈贝马斯等人也没有能真正摆脱这一窠臼。罗蒂把这两个思想传统阵营的思想家的著述解释成文学文本,把所有的文本植入历史的脉络中进行隐喻、反讽的再描述,为自我创造的重新描述提供新可能性的参照。通过将文化文学化这一手段,罗蒂提出了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加以切割的主张。在分析罗蒂反讽主义理论本身的意义和局限性的同时,应看到,无论是对偶然性的重视,还是公、私领域的区分和妥协方式,对当今我国现代性社会的深入转型以及集体认同的建构等问题,依然是一种有益的参考。
推荐文章
康德与现代性
康德
现代性
同一性
主体性
审美自律
审美现代性
现代性与当代建筑的思考
现代性
现代建筑观
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城中村改造
悖论与反叛——现代性与后现代性之争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理性
主体性
论现代人的死亡困境与现代性
现代人
死亡困境
现代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自我的微调与社会的团结——罗蒂论反讽与现代性认同
来源期刊 中外文化与文论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理查德·罗蒂 反讽主义 终极语汇 规范性论证 现代认同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157
页数 16页 分类号 B712.5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匡宇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1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理查德·罗蒂
反讽主义
终极语汇
规范性论证
现代认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文化与文论
季刊
32开
199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9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13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