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通过离子注入向钨体中注入100 keV氦离子,并使用慢正电子束分析(SPBA)手段研究了不同注量的氦在钨体内的行为以及氦相关缺陷的演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氦注量条件下,样品的S-W参数呈相同线性分布显示氦离子的注入会引入同一类型的空位型缺陷,并且随着氦离子注量增加,S参数的增大表明引入空位型缺陷浓度的逐渐增加.通过与其他未退火样品对比发现样品退火后的S参数出现明显改变,该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影响因素如注量,钨中空位型缺陷更容易受热效应的影响.
推荐文章
退火温度对钨中He相关缺陷演化影响的研究
离子注入
空位型缺陷
慢正电子束
氦离子显微镜对钨中氦行为的实验研究
氦行为
氦离子显微镜
实时原位分析
氦离子辐照能量对钨中He泡形成的影响
He+辐照
He泡
辐照能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氦离子行为与钨中相关缺陷演化的研究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氦 空位型缺陷 慢正电子束分析
年,卷(期) 2016,(6)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科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5-1348
页数 4页 分类号 TB31
字数 28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90-6756.2016.11.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勇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56 990 17.0 26.0
2 邓爱红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26 66 5.0 6.0
3 王玲 四川大学原子核科学与技术研究所辐射物理及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11 310 10.0 12.0
4 吴双 西南民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13 25 3.0 4.0
5 王康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10 9 2.0 2.0
6 卢晓波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3 7 2.0 2.0
7 张元元 四川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5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3)
196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离子注入 氦 空位型缺陷 慢正电子束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0490-6756
51-1595/N
大16开
成都市九眼桥望江路29号
62-127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772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25503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