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羞耻是人类的一个普遍情绪,在临床工作中更是一个常见现象,可能给患者带来很强的负面感受并影响临床治疗。羞耻同时具有自我指向性和交互主体性特征。从萨特的存在现象学去理解羞耻这一情绪,在被关注中,我(I)的客体性被揭示,被对象化为客体(me),我(I)为我自己(me)在他人(Other)面前感到羞耻。但是我(I)在这一过程中的感受受到他人(Other)所投来的关注的性质的影响。由此论述医生的专业积极关注和患者的自我悲悯可以增强患者的良好自我感受,减少羞耻感。
推荐文章
论中职学生的羞耻感
中职学生
羞耻感
耻感教育
癫痫患儿羞耻感干预的研究进展
癫痫
儿童
羞耻感
干预
综述
人格羞耻感探究
羞耻感
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
“美的阶梯”中灵魂超越的可能性
“美的阶梯” 灵魂
教育
超越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医学活动中患者的羞耻感及对其超越的可能性
来源期刊 医学与哲学:B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羞耻感 萨特 现象学 交互主体性 自我悲悯
年,卷(期) yxyzx-b_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5-77
页数 3页 分类号 B08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羞耻感
萨特
现象学
交互主体性
自我悲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学与哲学(B)
月刊
1002-0772
21-1093/R
大16开
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9号大连医科大学《医学
8-1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369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