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微型器件封装对非接触式微胶量的需求,研制了压电驱动微点胶器,利用压电陶瓷管挤压毛细管产生的瞬时变形实现了微胶滴的分配.分析了毛细管内的流体行为及液滴形成条件;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方法,建立了压电微喷的三设备(压电陶瓷、毛细管、胶体)耦合模型.然后,讨论了驱动电压、喷嘴直径、胶体黏度对控制胶滴形成的影响.在构建的实验平台上,开展了控制胶滴形成的实验研究.分析了多控制参数(喷嘴直径、胶体黏度、电压幅值、脉冲宽度)的复合作用,通过匹配相应的参数实现了pL级微胶滴的非接触式分配.实验结果显示:使用黏度为30 mPa·s胶体,直径为10 μm的喷嘴,在驱动电压幅值为50 V,脉冲宽度为37 μs等参数配置下,可获得最小胶滴的体积为8.31 pL.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方法和研制工具的有效性.
推荐文章
时间/压力型pL级微点胶技术
pL
微点胶实验平台
时间/压力型点胶技术
双压电驱动高频喷射点胶阀的设计与实验
电子封装
压电驱动
高频点胶
位移放大机构
压电气体混合驱动式喷射点胶阀的设计与实验
微电子封装
喷射点胶
微位移放大
压电叠堆
流场分析
压电驱动型电液伺服阀前置级驱动器实验研究
压电驱动
电液伺服阀
前置级驱动器
三角形放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压电驱动微点胶器的控制与实验
来源期刊 光学精密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微点胶器 多物理场 压电驱动 胶滴控制 胶滴非接触分配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微纳技术与精密机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2-1049
页数 8页 分类号 TN384
字数 418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88/OPE.20162405.104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荣伟彬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98 1491 23.0 33.0
2 孙立宁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79 7003 43.0 61.0
3 王乐锋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16 146 6.0 11.0
4 范增华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4 17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17)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9(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0(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点胶器
多物理场
压电驱动
胶滴控制
胶滴非接触分配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光学精密工程
月刊
1004-924X
22-1198/TH
大16开
长春市东南湖大路3888号
12-166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67
总下载数(次)
10
总被引数(次)
987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