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提高帽形截面梁在轴向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吸能特性,利用超单元理论,结合动态落锤试验,对加强板设计进行研究,从变形形式、压溃力曲线和压溃结果特征值三方面,对多胞结构进行了优势验证和对加强板的结构进行了探讨,对受到轴向冲击载荷的帽形截面梁中加强板的设计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加强板的设计应适量在帽型梁截面较为薄弱的地方增加方形胞元的个数,可以使截面超单元的数量增加,超单元边长缩小,从而减小褶皱半波长.本文提出的方法有利于提高帽形截面梁吸能效率,有效改善结构的变形稳定性.
推荐文章
帽形截面薄壁焊接结构轴向耐撞性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轻量化设计
薄壁梁
轴向耐撞性
平均碰撞力
截面几何参数对帽型梁轴向冲击响应的影响
帽型梁
落锤试验
有限元模拟
变形模式
能量吸收
轴向载荷下帽形梁截面设计方法
帽形梁
压溃失效
焊接单元
吸能
截面几何参数对帽型梁轴向冲击响应的影响
帽型梁
落锤试验
有限元模拟
变形模式
能量吸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轴向冲击载荷下帽形截面梁加强板设计研究
来源期刊 机械科学与技术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帽型截面梁 加强板 超单元 轴向冲击载荷
年,卷(期) 2016,(12) 所属期刊栏目 运载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14-1918
页数 5页 分类号 U463
字数 343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3433/j.cnki.1003-8728.2016.12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莫易敏 武汉理工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382 1385 15.0 20.0
2 张杰 武汉理工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24 100 4.0 9.0
3 徐芳 武汉理工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12 15 3.0 3.0
4 何庆 武汉理工大学摩擦学研究所 2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6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帽型截面梁
加强板
超单元
轴向冲击载荷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机械科学与技术
月刊
1003-8728
61-1114/TH
大16开
西安友谊西路127号
52-19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073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6992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