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近年来工程事故频发造成的各种现实问题,该著分析了其中工程技术人员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方面的因素,指出工程伦理未能发挥实践有效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可操作性。作者提出了一个“解释—操作—对话”的工程伦理实践有效性模型,具体说明实施每个环节的模式、途径和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分析,阐明应该如何将工程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同具体的工程实践相结合,并运用于工程管理、决策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该著还提出了解决中国工程伦理领域中一些现实问题的具体对策和建议。
推荐文章
工程伦理课程教改与实践
工程伦理
教学改革
课程实践
案例分析
本土化
基于案例分析的工程伦理课程实践
工程伦理
案例分析
课程实践
浅谈土木工程伦理的研究主体及其伦理责任
土木工程伦理
研究主体
伦理责任
建筑企业
岩溶探测的有效性研究
岩溶探测
有效性
层析成像
电磁波
弹性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工程伦理的实践有效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工程伦理 工程技术人员 有效性模型 伦理原则 伦理实践 实践有效性 社会责任感 伦理意识
年,卷(期) 2016,(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8-348
页数 1页 分类号 G6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工程伦理
工程技术人员
有效性模型
伦理原则
伦理实践
实践有效性
社会责任感
伦理意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