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了研究可液化地基处理前后单桩水平承载动力响应问题,以宿迁金鹰工程可液化场地为依托,采用基于CPTU测试的p-y(土抗力桩挠度)曲线法,构建了单桩水平动力承载数值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加载振幅和振动次数下的单桩水平循环加载特征,比较了可液化地基处理前后的单桩水平承载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可液化地基处理后单桩水平动力承载能力增强,桩周土抗液化能力提升,桩身截面最大弯矩上移,桩顶荷载传递深度降低;在桩顶水平循环加载作用下,桩身变形和弯矩随加载振幅和振动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十字翼共振法处理可液化场地对提升桩基水平承载力具有显著效果。
推荐文章
振动挤密碎石桩处理可液化地基初探
振动挤密碎石桩
可液化地基
承载力
可液化场地碎石桩复合地基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动力响应
可液化场地
碎石桩
复合地基
FLAC3D
碎石桩和CFG桩联合处理可液化地基
碎石桩
CFG桩
可液化地基
振动套管碎石桩加固可液化地基的研究
加固地基处理
软弱易液化土层
振动套管碎石桩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可液化地基处理前后单桩水平承载动力响应特征
来源期刊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液化 桩基 p-y曲线 孔压静力触探(CPTU) 水平承载力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98-1102
页数 5页 分类号 TU473
字数 404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0505.2016.05.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松玉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487 9713 52.0 75.0
5 童立元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07 1654 22.0 36.0
9 李洪江 东南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15 57 4.0 6.0
13 杨昊坤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5 22 2.0 4.0
14 顾琴芬 2 13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液化
桩基
p-y曲线
孔压静力触探(CPTU)
水平承载力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双月刊
1001-0505
32-1178/N
大16开
南京四牌楼2号
28-1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16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71314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