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选择适合苜蓿基因组检测的分子标记,以19份国内外苜蓿种质为材料,比较分析了ISSR、SCoT、RAPD 3种标记在苜蓿基因组中的检测效率.结果表明,不同分子标记检测效率差异较大,引物筛选率以RAPD标记最高,达到41.18%;扩增总条带数和多态性条带数均以RAPD标记最多,多态性条带百分比以ISSR最高,为96.25%;SCoT标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s信息指数值均高于ISSR、RAPD标记.可见,不同分子标记在不同检测指标方面各有优劣,应综合应用.
推荐文章
杨树基因组SSR标记在康定柳中的通用性分析
杨树
康定柳
SSR标记
通用性
蒺藜苜蓿、天蓝苜蓿、金花菜基因组SNP穿梭标记开发
蒺藜苜蓿
天蓝苜蓿
金花菜
SLAF
SNP
蒺藜苜蓿全基因组抗病基因和基因扩张分析
苜蓿
核苷酸结合位点(NBS)
抗病基因
基因复制
生物信息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不同类型分子标记在苜蓿基因组中的检测效率分析
来源期刊 河南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苜蓿 分子标记 检测效率
年,卷(期) 2016,(4) 所属期刊栏目 畜牧·兽医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0-133
页数 4页 分类号 S816
字数 34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33/j.cnki.1004-3268.2016.04.02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健胜 35 162 7.0 9.0
2 侯桂玲 11 51 5.0 6.0
3 谢永凤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4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4)
共引文献  (115)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5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3(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5(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8(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0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2010(9)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2(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苜蓿
分子标记
检测效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河南农业科学
月刊
1004-3268
41-1092/S
大16开
郑州市农业路1号
36-32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34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59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