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据统计,截至7月底,今年国内信用债市场计有38只债券违约,违约金额为247.6亿元,其中来自国企的违约金额为164.7亿元,占比高达近七成. 这种状况看似反常,实则正常.国企信用债违约相对高发的原因主要在于: 首先,中国的金融供给总体格局中,本就存在较为明显的国企偏好与规模偏好,而债券市场固有的市场结构与运作方式,又使得这类偏好更为明显.有资料显示,目前国内存量信用债总规模中,国企发行的超过九成,故此一旦信用债市场迎来集中到期兑付高峰期并因之产生较多违约事件时,国企债券“发得多,所以违约多”并不意外.
推荐文章
一分为二看多媒体教学
多煤体
教学
教改
一分为二看多媒体辅助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改
教学最优化
阴阳"一分为三"新解
二分法
三分法
新解三分法
三维立体
D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分为二看国企债违约
来源期刊 中国经济周刊 学科
关键词
年,卷(期) 2016,(32) 所属期刊栏目 中国经济时评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经济周刊
周刊
1672-7150
11-5196/F
大16开
北京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9号楼
2-977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945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749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5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9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8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7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6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5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4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3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2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1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0期 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