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大庆长垣内部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目前的水驱开发对象已由中高渗透层逐渐转变为薄差储层,这类储层油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效益较差,已探明的储量中却有数亿吨储量主要存在于低渗透的薄差储层中.由于其微观孔隙结构和物性特征与厚油层存在差异,有些物性较差的储层甚至无法动用.以大庆油田杏六区的薄差储层为研究对象,运用压力数法和非线性渗流指数法确定有效动用的渗透率下限,利用双管并联实验确定级差上限,结合核磁共振技术与压汞实验结果给出孔喉动用的下限,得出:杏六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的渗透率下限为1× 10-3μm2;级差上限为5;流动孔喉半径下限为0.288μm,该结果为薄差储层的有效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推荐文章
杏六区薄差储层水驱油特征
薄差储层
复合相渗
采出程度
驱油效率
示踪剂应用于薄差储层潜力开发
薄差储层
示踪剂
井间连通关系
极限井距
大庆杏六区中部油藏各类油层水洗状况评价
薄差储层
表外储层
水洗厚度
动用程度
剩余油分布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杏六区薄差储层有效动用界限研究
来源期刊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学科
关键词 薄差储层 有效动用 渗透率 级差 孔喉
年,卷(期) 2016,(5) 所属期刊栏目 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0-146
页数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义坤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6 210 7.0 12.0
2 梁爽 东北石油大学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5 74 5.0 6.0
3 李奇 8 6 2.0 2.0
4 宣杨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采油工程研究院 2 4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8)
共引文献  (113)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6(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9(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0(1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7)
2011(1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薄差储层
有效动用
渗透率
级差
孔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半月刊
1000-0984
11-2018/O1
16开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2-809
197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32
总下载数(次)
52
总被引数(次)
67673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