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留守儿童关爱的缺失和环境所造成的不安全感、孤独感等心理已成为他们健康成长的主要障碍.教师是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他人,尤其是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教师的身份更有着不同寻常的替代意义.胡塞尔现象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哲学理论范式,它所强调的"回到事物本身"和反思的思维态度以及主体际性的情感建构主张,无疑对当前幼儿教师教育,尤其是农村幼儿教师教育有着非常重要而现实的指导意义.还原事物的本身,教师从留守儿童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入手,深入留守儿童的内在精神世界,研究与探询留守儿童真实的生活体验与感受,在实践中提升教师的反思能力并升华教师的专业情感,是有效地实施教师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推荐文章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象学分析
留守儿童
现象学
案例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现状及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问题
原因
解决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留守儿童
农村
教育
问题
策略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
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爱的缺失与补偿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现象学分析
来源期刊 发现(教育版) 学科
关键词 学前留守儿童 现象学 教师教育 爱的补偿
年,卷(期) 2016,(7) 所属期刊栏目 教育论坛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4-13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华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0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学前留守儿童
现象学
教师教育
爱的补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发现
月刊
1004-5023
11-1585/N
16开
北京市东城区雍和宫大街戏楼胡同1号
82-498
198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896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88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