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首页
论文降重
免费查重
学术期刊
学术导航
任务中心
论文润色
登录
文献导航
学科分类
>
综合
工业技术
科教文艺
医药卫生
基础科学
经济财经
社会科学
农业科学
哲学政法
社会科学II
哲学与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I
经济与管理科学
工程科技I
工程科技II
医药卫生科技
信息科技
农业科技
数据库索引
>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工程索引(美)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文摘杂志(俄)
科学文摘(英)
化学文摘(美)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引文分析数据库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科学引文索引(美)
中文核心期刊
cscd
ei
jst
aj
sa
ca
cstpcd
cssci
sci
cpku
默认
篇关摘
篇名
关键词
摘要
全文
作者
作者单位
基金
分类号
搜索文章
搜索思路
钛学术文献服务平台
\
学术期刊
\
基础科学期刊
\
天文学、地球科学期刊
\
岩石学报期刊
\
喜马拉雅造山带纳木那尼穹隆古元古代岩石单元深熔作用
喜马拉雅造山带纳木那尼穹隆古元古代岩石单元深熔作用
作者:
刘秋平
曾令森
胡古月
郭英帅
陈翰
高利娥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喜马拉雅造山带
纳木那尼穹隆
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深熔作用
晚中新世
摘要:
纳木那尼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西段,属变质杂岩体,由黑云母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糜棱岩、混合岩、变杂砂岩、角闪岩、大理岩及后期侵位的电气石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组成.本次研究对穹隆核部出露的混合岩、花岗片麻岩、电气石花岗岩及边缘出露的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片麻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岩(T0768-4A-4C)锆石206 pb/238U谐和图上交点年龄为1873±28Ma,207 pb/206 Pb加权平均年龄为1877±21Ma.混合岩Sr同位素比值(1.25018~1.44452)和εNd(t)值(-28.8~-28.5)指示其具其有低喜马拉雅岩石单元的地球化学属性;(2)花岗片麻岩锆石核部206 pb/238U谐和图上交点年龄为1878±9Ma,下交点年龄为10.9±0.5Ma.个别震荡环带边记录有13.1±0.3Ma的年龄数据,表明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可能经历了~l0Ma左右的熔融事件;(3)侵位于古元古代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之中的电气石花岗岩(T0768-LG)具有与深熔事件相一致的年龄,其206 pb./238U谐和年龄为9.0±0.2Ma;(4)穹隆核部电气石花岗岩εNd(t)值集中在(-18.9~-16.1),显著低于穹隆边缘的二云母花岗岩(εNd(t)=-14.4~-10.3),指示电气石花岗岩部分熔融源区有更多成熟地壳物质的加入;(5)个别电气石花岗岩εNd(t)值为-12.6,可能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变泥质岩的混染所致.本次在纳木那尼穹隆的研究结果支持19~ 13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发生构造转换的模型(Zhang et al.,2012),并表明这种构造转化可能进一步引发了淡色花岗岩部分熔融源区的变化.南北伸展阶段为深度相对较浅的高喜马拉雅变泥质岩和杂砂岩等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穹隆边缘的二云母花岗岩(~ 16Ma);进入东西向伸展阶段后,深熔作用导致深部主中央逆冲断层(MCT)附近的古元古代岩石单元和变泥质岩混合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岩浆沿着南北向断裂带上升,形成电气石花岗岩体(~9Ma).
暂无资源
收藏
引用
分享
推荐文章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质灾害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震活动
构造意义
地质灾害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模式探讨
喜马拉雅造山带
构造反转
渠道流
汇聚速率
多阶段造山作用
关于造山带深熔型花岗质岩石的初步思考——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例
深熔作用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沉积源岩
花岗质岩石
内容分析
文献信息
引文网络
相关学者/机构
相关基金
期刊文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喜马拉雅造山带纳木那尼穹隆古元古代岩石单元深熔作用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纳木那尼穹隆
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深熔作用
晚中新世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0-3728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88.121|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古月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1
213
10.0
14.0
2
曾令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1192
16.0
33.0
3
高利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2
314
12.0
17.0
4
刘秋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12
1.0
2.0
5
郭英帅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0
0.0
0.0
6
陈翰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7
1.0
2.0
传播情况
被引次数趋势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1)
共引文献
(262)
参考文献
(7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2)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3)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4)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2(3)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6)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11)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5(3)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1)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13)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8(9)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4)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4)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8)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5)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22)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4(27)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5(36)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3)
1996(18)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31)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8(25)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36)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0(35)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1(38)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27)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28)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58)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5(52)
参考文献(7)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6(49)
参考文献(5)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7(67)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8(67)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9(34)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40)
参考文献(0)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1(61)
参考文献(6)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2(41)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3(29)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1)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11)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6)
参考文献(1)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4)
引证文献(0)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喜马拉雅造山带
纳木那尼穹隆
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深熔作用
晚中新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主办单位: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版周期:
月刊
ISSN:
1000-0569
CN:
11-1922/P
开本:
大16开
出版地: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邮发代号:
8-33
创刊时间:
1985
语种: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期刊文献
相关文献
1.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质灾害
2.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3.
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模式探讨
4.
关于造山带深熔型花岗质岩石的初步思考——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例
5.
移动音频APP"喜马拉雅FM"研究
6.
喜马拉雅早古生代岩浆事件:以吉隆和聂拉木眼球状片麻岩为例
7.
高喜马拉雅变质岩"夕线石带"的地质意义
8.
喜马拉雅造山带晚中新世麻迦淡色花岗岩的构建机制
9.
喀喇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生态区类型与保护地空间分布格局
10.
喜马拉雅造山带南北向裂谷的冷缩成因模型
11.
不同海拔喜马拉雅旱獭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12.
喜马拉雅造山带工程效应及中尼铁路工程地质分区
13.
基于GPS资料研究喜马拉雅构造带中段地壳形变特征
14.
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发生地震时伤员受伤特点分析
15.
喜马拉雅造山带西构造结研究的启示
推荐文献
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首页
论文降重
免费查重
学术期刊
学术导航
任务中心
论文润色
登录
根据相关规定,获取原文需跳转至原文服务方进行注册认证身份信息
完成下面三个步骤操作后即可获取文献,阅读后请
点击下方页面【继续获取】按钮
钛学术
文献服务平台
学术出版新技术应用与公共服务实验室出品
原文合作方
继续获取
获取文献流程
1.访问原文合作方请等待几秒系统会自动跳转至登录页,首次访问请先注册账号,填写基本信息后,点击【注册】
2.注册后进行实名认证,实名认证成功后点击【返回】
3.检查邮箱地址是否正确,若错误或未填写请填写正确邮箱地址,点击【确认支付】完成获取,文献将在1小时内发送至您的邮箱
*若已注册过原文合作方账号的用户,可跳过上述操作,直接登录后获取原文即可
点击
【获取原文】
按钮,跳转至合作网站。
首次获取需要在合作网站
进行注册。
注册并实名认证,认证后点击
【返回】按钮。
确认邮箱信息,点击
【确认支付】
, 订单将在一小时内发送至您的邮箱。
*
若已经注册过合作网站账号,请忽略第二、三步,直接登录即可。
期刊分类
期刊(年)
期刊(期)
期刊推荐
力学
化学
地球物理学
地质学
基础科学综合
大学学报
天文学
天文学、地球科学
数学
气象学
海洋学
物理学
生物学
生物科学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
资源科学
非线性科学与系统科学
岩石学报2022
岩石学报2021
岩石学报2020
岩石学报2019
岩石学报2018
岩石学报2017
岩石学报2016
岩石学报2015
岩石学报2014
岩石学报2013
岩石学报2012
岩石学报2011
岩石学报2010
岩石学报2009
岩石学报2008
岩石学报2007
岩石学报2006
岩石学报2005
岩石学报2004
岩石学报2003
岩石学报2002
岩石学报2001
岩石学报2000
岩石学报1999
岩石学报1998
岩石学报2017年第9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8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7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6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5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4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3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2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12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11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10期
岩石学报2017年第1期
关于我们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期刊导航
免费查重
论文知识
钛学术官网
按字母查找期刊: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其他
联系合作 广告推广: shenyukuan@paperpass.com
京ICP备2021016839号
营业执照
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 京零 字第 朝2201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