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纳木那尼穹窿位于特提斯喜马拉雅带西段,属变质杂岩体,由黑云母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糜棱岩、混合岩、变杂砂岩、角闪岩、大理岩及后期侵位的电气石花岗岩和二云母花岗岩组成.本次研究对穹隆核部出露的混合岩、花岗片麻岩、电气石花岗岩及边缘出露的二云母花岗岩和黑云母片麻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定年及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1)混合岩(T0768-4A-4C)锆石206 pb/238U谐和图上交点年龄为1873±28Ma,207 pb/206 Pb加权平均年龄为1877±21Ma.混合岩Sr同位素比值(1.25018~1.44452)和εNd(t)值(-28.8~-28.5)指示其具其有低喜马拉雅岩石单元的地球化学属性;(2)花岗片麻岩锆石核部206 pb/238U谐和图上交点年龄为1878±9Ma,下交点年龄为10.9±0.5Ma.个别震荡环带边记录有13.1±0.3Ma的年龄数据,表明古元古代花岗片麻岩可能经历了~l0Ma左右的熔融事件;(3)侵位于古元古代混合岩和花岗片麻岩之中的电气石花岗岩(T0768-LG)具有与深熔事件相一致的年龄,其206 pb./238U谐和年龄为9.0±0.2Ma;(4)穹隆核部电气石花岗岩εNd(t)值集中在(-18.9~-16.1),显著低于穹隆边缘的二云母花岗岩(εNd(t)=-14.4~-10.3),指示电气石花岗岩部分熔融源区有更多成熟地壳物质的加入;(5)个别电气石花岗岩εNd(t)值为-12.6,可能是岩浆上升过程中受到变泥质岩的混染所致.本次在纳木那尼穹隆的研究结果支持19~ 13Ma左右喜马拉雅造山带发生构造转换的模型(Zhang et al.,2012),并表明这种构造转化可能进一步引发了淡色花岗岩部分熔融源区的变化.南北伸展阶段为深度相对较浅的高喜马拉雅变泥质岩和杂砂岩等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穹隆边缘的二云母花岗岩(~ 16Ma);进入东西向伸展阶段后,深熔作用导致深部主中央逆冲断层(MCT)附近的古元古代岩石单元和变泥质岩混合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岩浆沿着南北向断裂带上升,形成电气石花岗岩体(~9Ma).
推荐文章
喜马拉雅造山带地震活动及其相关地质灾害
喜马拉雅造山带
地震活动
构造意义
地质灾害
喜马拉雅造山带中段麻粒岩构造侵位过程中变质变形演化
变质变形
麻粒岩
构造侵位
造山带
喜马拉雅
喜马拉雅造山带造山模式探讨
喜马拉雅造山带
构造反转
渠道流
汇聚速率
多阶段造山作用
关于造山带深熔型花岗质岩石的初步思考——以东喜马拉雅构造结为例
深熔作用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沉积源岩
花岗质岩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喜马拉雅造山带纳木那尼穹隆古元古代岩石单元深熔作用
来源期刊 岩石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喜马拉雅造山带 纳木那尼穹隆 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深熔作用 晚中新世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10-3728
页数 19页 分类号 P588.121|P59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胡古月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1 213 10.0 14.0
2 曾令森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55 1192 16.0 33.0
3 高利娥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2 314 12.0 17.0
4 刘秋平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12 1.0 2.0
5 郭英帅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0 0.0 0.0
6 陈翰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21)
共引文献  (262)
参考文献  (7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5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6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6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3(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84(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6(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87(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88(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1989(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4)
1993(2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9)
1994(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1995(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1996(1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7)
1997(3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9)
1998(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4)
1999(3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00(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2)
2001(38)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34)
2002(27)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03(2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8)
2004(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56)
2005(52)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45)
2006(49)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44)
2007(67)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63)
2008(67)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61)
2009(3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3)
2010(4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0)
2011(61)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55)
2012(4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8)
2013(29)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25)
2014(21)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9)
2015(1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8)
201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7(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喜马拉雅造山带
纳木那尼穹隆
古元古代岩石单元
深熔作用
晚中新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岩石学报
月刊
1000-0569
11-1922/P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北土城西路19号
8-33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081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495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