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内的列车火灾救援,以列车头部着火、失去动力、随机停靠在正对着横通道处、且人员疏散路径为上坡线路的工况作为人员安全疏散的最不利工况.采用火灾动态模拟器FDS建立最不利工况下的火灾仿真模型,确定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根据不同人员的逃生速度,采用人员疏散模拟软件EVAC,仿真计算必需的安全疏散时间.以人眼特征高度处烟气可见度小于10 m时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大于必需的安全疏散时间作为人员安全疏散的时间控制条件,确定隧道最佳的横通道间距.结果表明:当横通道间距分别为500和400 m时,对应的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均小于必需的安全疏散时间,因此不满足人员逃生的时间控制条件;当横通道间距为300 m时,对应的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大于必需的安全疏散时间,满足人员逃生的时间控制条件,可使人员安全疏散.因此建议高速铁路双线隧道横通道的设置间距为300m.
推荐文章
高速铁路并联隧道横通道对隧道内压力变化的影响
高速列车
空气动力学
并联隧道
压力波
微气压波
横通道
高速铁路双线隧道微台阶法施工技术
高速铁路
双线隧道
微台阶
工艺
高速铁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隧道施工
三台阶
预留核心土法
高速铁路长隧道覆盖方案
链路预算
重叠区设计
隧道覆盖方案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随机停车模式下高速铁路双线隧道横通道间距的确定
来源期刊 中国铁道科学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双线隧道 横通道间距 隧道火灾 安全疏散时间 高速铁路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3-69
页数 7页 分类号 U458.1
字数 381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4632.2017.06.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明年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82 4452 36.0 55.0
5 李琦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7 91 6.0 8.0
6 严涛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2 37 4.0 6.0
10 刘祥 2 8 2.0 2.0
11 赵菊梅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6 12 3.0 3.0
12 张子晗 2 5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3)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5)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双线隧道
横通道间距
隧道火灾
安全疏散时间
高速铁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铁道科学
双月刊
1001-4632
11-2480/U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大柳树路2号
82-776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102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55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