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为探索大跨度悬索桥的合理抗震结构体系,以主跨1 490 m的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采用多振型地震反应谱分析方法,分析了桥跨布置、主缆矢跨比、边主跨比、加劲梁高度、中央扣设置以及加劲梁支承方式等主要结构设计参数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跨悬吊连续布置是大跨度悬索桥理想的抗震结构布置形式;采用大的主缆矢跨比可以明显改善结构抗震性能,主缆矢跨比以1/10较合理;短边跨布置可以显著增强悬索桥的抗震性能;增大加劲梁高度不利于悬索桥的抗震性能;跨中位置缆梁间设置刚性中央扣有利于增加结构刚度及其抗震性能;加劲梁采用三跨连续支承方式时结构抗震性能最优.
推荐文章
浅谈悬索桥的抗震分析
地震
悬索桥
抗震因素
抗震研究
大跨度自锚式悬索桥稳定性研究
模型试验
自锚式悬索桥
挠度理论
结构稳定性
极限承载力
悬索桥索塔大跨度横梁施工变形控制技术
大跨度
索塔横梁
变形控制
重庆涪陵青草背长江大桥
架空式支架
落地式支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跨度悬索桥合理抗震结构体系研究
来源期刊 世界桥梁 学科 交通运输
关键词 悬索桥 大跨度 多振型地震反应谱分析方法 抗震性能 结构体系 桥跨布置 矢跨比 加劲梁 中央扣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分析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44
页数 6页 分类号 U448.25|U442.55
字数 420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新军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0 594 15.0 21.0
2 张超 浙江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6 20 3.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45)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42)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7)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
2020(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悬索桥
大跨度
多振型地震反应谱分析方法
抗震性能
结构体系
桥跨布置
矢跨比
加劲梁
中央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桥梁
双月刊
1671-7767
42-1681/U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建设大道103号
38-55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1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590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