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首先回顾音系学界围绕'音系重量'的相关讨论,简介以音节为本(如'莫拉理论')及不以音节为本的理论(如'韵律间隔理论'),并对其在跨语言现象,尤其是'声母参重'现象方面的解释力做比较。其次讨论声母参重的语音基础,简介从感知及构音层面来解释声母参重现象的理论(如'感知中心'与'耦合振荡器模型'等)。本文从构音动态的角度来分析声母参重现象。根据电磁构音记录仪取得的构音动态数据,汉语普通话的介音会呈现'辅音丛'的构音特征,而辅音丛正是声母参重现象的主要动因之一。准此,笔者认为近来学界所提出的'古代汉语介音能增加音系重量'假设并非向壁虚构,有其语音及音系理据的支持。本文也针对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在介音参重现象的差异提出初步的推测,并提出介音参重现象'或许可能存在'于现代汉语拟声词的AABB重叠式中。
推荐文章
汉语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中三音子模型的优化
决策树聚类
三音子模型
声韵母
最大后验概率
词汇的理据性与英汉拟声词对比分析
语音
理据性
拟声词
对比
泰国人学汉语的语音难点及教学策略
泰国人
汉语语音
教学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声母参重”的语音及音系理据——兼论汉语介音能否参重
来源期刊 韵律语法研究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音系重量 声母参重 介音 构音动态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2-51
页数 20页 分类号 H11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谢丰帆 台湾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语言学研究所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音系重量
声母参重
介音
构音动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韵律语法研究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
总下载数(次)
3100
总被引数(次)
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