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近来华语教学相关研究发现学习者普遍对于动词近义词之间的词义区隔掌握度不足。近义词偏误的可能原因众多,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语意上互相重叠以致难以区隔。由Fillmore提出的“框架语义学”认为在特定语境中,词汇使用的选择限制(Selec—tivelimitation)需要考量“框架要素”(Frameelements),即词汇组成结构与语境内部的组成要素,包含施事者、受事者、时间、目标等词项之间的互动与搭配。本文以[框架语义学]为理论基础,以初中级华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施行近义词测验,借由近义词组的语义框架分析与测验结果互相对照,以此推测近义词之学习难点,供华语教师课堂教学实践或后续教学研究之参考。
推荐文章
高级汉语学习者偏误与错误的分析
高级汉语学习者
偏误和错误分析
HSK6级
论语义学角度下的法语词汇教学
语义学
词汇教学
法语教学
产品语义学在产品形象系统中的应用
语义
符号
产品识别系统
创新科技产品设计的语义学与科学研究
科技产品
语义学
表达分类
设计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框架语义学应用于动词近义词之偏误分析——以对外华语学习者为例
来源期刊 世界华文教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华语动词近义词 框架语义学 偏误分析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91
页数 25页 分类号 G512.7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林丽菊 台湾中正大学华语教学中心 1 0 0.0 0.0
2 陈欣徽 台湾中正大学华语教学中心 1 0 0.0 0.0
3 黄柏祯 台湾中正大学华语教学中心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华语动词近义词
框架语义学
偏误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华文教学
半年刊
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华龙大厦B座1605室社会科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2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