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谶纬之学是起源于先秦、形成于西汉末年、定型于东汉初年的一种独特的学术形态。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说法,谶是一种“诡为隐语,预决吉凶”的预言,纬则是解释经学的“经之支流,衍及旁义”。两者在当时相互夹杂,相互混淆,常常联称。到了西汉末年,谶纬符命大量出现,对当时的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王莽对谶纬笃信不疑,不但颁布《符命》42篇,而且还根据符命封献符者哀章、卖饼者王盛等11人为王公。东汉光武帝起事也受到了谶语的怂恿,后来又在《赤伏符》谶语的鼓动下称天子。中元元年(公元56年)他还宣布图谶于天下,从而使谶纬成为当时的国家意识形态,具有国宪的地位。
推荐文章
中医药学的未来走向
中医药学
范式
西方医学
水文化研究的现代视野
水文化
研究
现代视野
生态学视野下数学“情境—问题”教学理念的再思考
生态学
尊重生命
和谐
数学情境
提出问题
全球化视野中的朱子学
朱子学
全球化
全体大用
身心修炼
理一分殊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现代学术视野下的谶纬学研究及其未来走向
来源期刊 中国哲学年鉴 学科 历史
关键词 东汉光武帝 符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国家意识形态 西汉末年 学术形态 谶纬 《赤伏符》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7-184
页数 18页 分类号 K23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蜜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41 20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东汉光武帝
符命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国家意识形态
西汉末年
学术形态
谶纬
《赤伏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哲学年鉴
年刊
1004-3462
11-2935/B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出版文献量(篇)
2793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