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董仲舒的人性论主要观点有三:性有善质,未可谓善;性情相离,心体两分;人性三品,以中名之。其人性论较之孟子、荀子的人性论既有继承,又有整合,更有发展。董仲舒人性论的提出与其论人性的方法息息相关:以“天人感应”的宇宙论为其人性论的起点,用唯心主义名实论考察人性,将“性同一说”与“性品级说”相结合。以人性论为依据,董仲舒提出了他的教化观,论证了教化的可能性、必要性以及核心。他的人性论和教化观为论证教育的存在提供了较为深刻的哲学依据,有利于官学制度的建立,但也开启了封建等级政治教化之源。
推荐文章
董仲舒建构人性论的双重进路
董仲舒
人性论
双重进路
思想史
董仲舒的人性观及其对当代管理的启示
董仲舒
人性观
善质
恶质
管理
浅议苏格拉底与孔子的人性论思想
苏格拉底
孔子
人性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董仲舒的人性论与教化观——教育哲学的视角
来源期刊 教育史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人性论 教化观 人性 善恶 品级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37
页数 11页 分类号 G40-0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丽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32 55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性论
教化观
人性
善恶
品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教育史研究辑刊
季刊
北京北三环中路46号
出版文献量(篇)
195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