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巴氏合金与钢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建立了不同结合界面(不同的生产工艺条件)下工件结合强度理论计算模型。以微小单元作为模型构建的基础,利用 COMSOL Multiphysics 软件对其结合界面进行了有限元应力场仿真模拟,得到了不同生产工艺条件下界面应力分布情况。仿真结果表明:三种结合界面下提出的理论计算公式与模拟计算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值在15%内。采用电弧喷涂技术制备了不同结合界面和不同表面粗糙度的 ZChSnSb11-6/20钢复合材料,得到了不同结合界面许用结合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对于同一表面粗糙度,其结合强度随结合界面接触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圆弧面(B型)和截球面(C型)两种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值较接近,差值在2 MP a 之内;光面(A 型)结合界面的结合强度最小,约为B型、C型两种结合界面结合强度的60%。通过对比分析,对所构建模型进行了模型评价,得到了模型评价对照表。
推荐文章
界面结合强度对Al2O3/钢基复合材料高温抗磨性的影响
复合材料
界面结合强度
磨料磨损
复合材料整体化结合界面失效模拟方法研究
复合材料结合界面
有限元
建模技术
失效模型
界面性能参数
高界面结合强度铜/钼/铜叠层复合材料的制备研究
叠层复合材料
离子注入
近终形制备
界面结合强度
冷轧成形钛/钢层状复合板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因素
钛/钢层状复合板
冷轧复合法
界面结合强度
轧制工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ZChSnSb 11-6/20钢复合材料不同结合界面结合强度仿真与试验
来源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ZChSnSb11-6 钢 复合材料 结合界面 界面影响因子 结合强度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1-106,112
页数 7页 分类号 TB331|TG115.5
字数 414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132X.2017.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尧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20 49 4.0 6.0
3 孟文俊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135 658 12.0 21.0
9 项丹 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4 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1(6)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4(9)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ZChSnSb11-6 钢
复合材料
结合界面
界面影响因子
结合强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机械工程
半月刊
1004-132X
42-1294/TH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湖北工业大学772信箱
38-10
197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171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0623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