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常温常压条件下,在单头部矩形光学可视燃烧室试验件上,开展了预燃级内级旋流对点/熄火性能的影响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PIV和燃油PLIF光学诊断技术研究了火焰筒相对压降、预燃级燃油流量对流场结构及燃油空间分布的影响,结合流场和燃油分布试验结果,分析了预燃级内级旋流对点/熄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燃级内级有旋方案的点/熄火性能优于无旋方案,预燃级内级无旋将导致旋流器中心区域轴向产生高速正向射流,这不仅会破坏回流区结构,而且会影响燃油核心区的分布,这不利于点火器附近核心火团的生成和回流区火焰的稳定,最终导致点/熄火性能的恶化.
推荐文章
入口非均匀流对亚燃燃烧室性能影响数值研究
亚燃冲压发动机
燃烧室
非均匀流
数值计算
燃烧效率
涡耗散概念
循环参数对涡轮级间燃烧室发动机性能影响
航空发动机
涡轮级问燃烧室发动机
循环参数
单位推力
耗油率
旋流驻涡燃烧室冷态流动特性数值分析
驻涡燃烧室
旋流
凹腔
数值计算
亚燃燃烧室两相反应流场的燃烧模型
两相反应
燃烧室
有限速率
EDC
PDF
燃烧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预燃级内级旋流对燃烧室点/熄火性能的影响
来源期刊 燃烧科学与技术 学科 航空航天
关键词 燃烧室 点火 贫油熄火 流场 燃油分布 预燃级内级旋流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0-566
页数 7页 分类号 V231.2
字数 369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715/rskxjs.R201611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浩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34 2024 25.0 40.0
5 徐纲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50 486 13.0 19.0
6 穆勇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0 37 3.0 5.0
7 刘存喜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1 35 3.0 5.0
8 程明 5 3 1.0 1.0
9 杨金虎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7 19 2.0 4.0
10 吴浩玮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55)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燃烧室
点火
贫油熄火
流场
燃油分布
预燃级内级旋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燃烧科学与技术
双月刊
1006-8740
12-1240/TK
大16开
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 天津大学校内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8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16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