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Fillmore et al. (1988) 指出the more X, the more Y是一个能产的形式化习语,Cullicover &Jackendoff (1999)等通过对该结构的分析认为它是一个“独具一格”的构式,不能用原则参数的框架进行分析,这一论断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构式语法的观点,认为the more X, the more Y是一个形式并列、意义关联、比较成分话题化的并联话题构式,并进一步提出该构式的许多特征都与构式的形式与意义之间互动有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并列·关联·比较成分话题化 —The More X, the More Y构式认知研究
来源期刊 现代语言学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构式 并列 关联 话题化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07-216
页数 10页 分类号 H3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立昌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6 22 4.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构式
并列
关联
话题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言学
双月刊
2330-170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