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轮状病毒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糖链附着于肠上皮细胞,一些肠道内常驻菌群可以修改细胞表面糖链.以3种益生菌上清孵育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猪轮状病毒(PRV)感染细胞.采用凝集素荧光技术测定各处理组IPEC-J2细胞表面半乳糖,检测对应轮状病毒滴度和RV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对照组PRV TCID50· 0.1 mL-1为10-7.15±0.14,干酪乳杆菌组TCID50·0.1mL-1为10-3.8755±0.125,食淀粉乳杆菌PRV TCID50·0.1 mL-1为10-4.125±0.138,枯草芽孢杆菌PRV TCID50· 0.1 mL-1为10-4.16±0.144.3组益生菌上清组在RV感染48 h内,RV量显著低于未处理组.凝集素荧光标记表明,3株益生菌上清均可改变细胞表面半乳糖含量.干酪乳杆菌、食淀粉乳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上清可增加IPEC-J2细胞表面半乳糖含量,提高细胞抗RV感染能力,阻断RV黏附,保护肠道上皮细胞.
推荐文章
呕吐毒素对IPEC-J2细胞凋亡的影响
呕吐毒素
IPEC-J2细胞
周期
凋亡
增殖
白藜芦醇抑制过氧化氢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白藜芦醇
过氧化氢
IPEC-J2细胞
细胞凋亡
肠炎沙门菌SEF14菌毛与肠上皮细胞IPEC-J2和Caco-2的体外黏附作用研究
肠炎沙门菌
SEF14菌毛
肠上皮细胞
黏附作用
β-半乳糖苷酶在果实成熟衰老中的生理作用
β-半乳糖苷酶
果实
成熟衰老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益生菌增加IPEC-J2细胞表面半乳糖在抑制RV感染中的作用
来源期刊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益生菌 轮状病毒 凝集素 半乳糖
年,卷(期) 2017,(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4
页数 9页 分类号 S855.3|S858.28
字数 5254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魏萍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106 593 12.0 20.0
2 张睿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13 210 5.0 13.0
3 张宏宇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 12 90 7.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益生菌
轮状病毒
凝集素
半乳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月刊
1005-9369
23-1391/S
大16开
哈尔滨市木材街59号
14-47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521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4413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