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毫秒脉冲星具有很高的自转稳定性,利用脉冲星自转极其稳定的特性可以开展许多应用研究,如:脉冲星时间标准的建立、宇宙背景引力波的探测、X射线脉冲星导航应用等等.利用国际脉冲星计时阵(International Pulsar Timing Array,IPTA)中J0437-4715和J1713+0743 2颗源的实测数据开展脉冲星钟模型参数精度分析和脉冲到达时间(Time Of Arrival,TOA)预报精度研究.通过研究得知,目前脉冲星自转频率测量精度为10-15 Hz,频率1阶导数测量精度为10-23 s-2,且自转参数测量精度随观测时间跨度每4-5 yr提高1个量级.另外,利用J0437-4715 10 yr观测数据建立的钟模型,其脉冲到达时间预报偏差4.8 yr之内可保持在1μs之内.因此,利用该脉冲星建立时间标准用于校准原子时,可以使原子时相对于地球时(Terrestrial Time,TT)的偏差在4.8 yr之内小于1 μs.
推荐文章
修正钟差和方位误差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
X射线脉冲星导航
时钟钟差
脉冲星方位偏差
脉冲星/CNS组合导航算法
脉冲星
CNS
导航
UKF
TOA
基于小波和双谱的脉冲星信号识别
脉冲星
信号识别
双谱分析
小波变换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脉冲星钟模型精度分析
来源期刊 天文学报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脉冲星:普通 时间 方法:解析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7
页数 9页 分类号 P127
字数 63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5940/j.cnki.0001-5245.2017.03.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廷高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2 172 8.0 12.0
5 高玉平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45 263 10.0 14.0
9 赵成仕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15 40 4.0 6.0
13 童明雷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13 28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脉冲星:普通
时间
方法:解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文学报
双月刊
0001-5245
32-1113/P
16开
南京北京西路2号
2-818
195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5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6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