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摘要:
为了寻找行走轮处经常损坏的原因,进行了采煤机整机动力学研究,并对行走轮处进行受力分析.首先,建立采煤机整机动力学模型,对外部载荷从滚筒到行走轮的传递过程进行分析.其次,利用ADAMS建立采煤机整机虚拟样机模型;搭建采煤机截割试验台,进行采煤机正常割煤工况截割试验,提取滚筒质心处所受的三向力和转矩,并施加到虚拟样机滚筒质心处,进行整机动力学仿真验证;提取并分析行走轮与销排的接触力.发现在整机受载条件下,左右侧行走轮与销排接触力均值、峰值要比整机不受载时,高出10%~15%;采煤机启动时,右侧行走轮与销排之间接触力约为稳定行走时的6.843倍,左侧行走轮与销排之间接触力也可以达到5.706倍,为寻找行走轮的损坏原因提供有利线索.
推荐文章
基于有限元的超高速平面磨床整机动力学建模及模态分析
超高速
整机
有限元法
动力学模型
模态分析
某航炮浮动机动力学仿真研究
matlab
浮动机
动力学
电牵引采煤机行走润滑系统的改进设计
电牵引
芯轴
采煤机
润滑系统
战损飞机动力学特性分析及杀伤研究
战损飞机
动力学特性
气动特性
杀伤等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采煤机整机动力学研究及行走轮受力分析
来源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学科
关键词 采煤机 整机动力学 行走轮 受力分析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机械工程· 电气与动力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83-787
页数 5页 分类号 TH113.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355/j.cnki.issn1007-9432tyut.2017.05.01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兆建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省煤矿综采装备重点实验室 357 2366 21.0 31.0
2 王义亮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省煤矿综采装备重点实验室 91 540 13.0 17.0
3 武健康 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省煤矿综采装备重点实验室 1 14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8)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0)
  • 引证文献(9)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采煤机
整机动力学
行走轮
受力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双月刊
1007-9432
14-1220/N
大16开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79号3337信箱
195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4103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