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AAV)继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9例AAV继发TTP患者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与转归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例及文献报道8例.结果 9例患者中,男1例、女8例;确诊年龄为17 ~ 77岁,65岁以上7例.其中显微镜下多血管炎(MPA)7例,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未明确分类1例.①临床表现:3例患者出现发热;4例有神经系统症状,其中意识障碍3例,外周神经系统受累2例;所有患者均有肾脏病变,其中7例表现为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例为急性肾损伤、1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5例患者有肺部病变,其中3例为弥漫性肺泡出血,2例为双侧胸腔积液;3例患者具有典型的TTP五联征(发热、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1例患者具有三联征(血小板减少、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神经系统症状).②辅助检查:8例患者髓过氧化物酶-ANCA或p-ANCA阳性,1例患者c-ANCA阳性;ANCA数值均大于100,滴度均高于1:320.3例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50×109/L,其中2例PLT <20×109/L;2例PLT为50 ~ 100×109/L;4例PLT> 100×109/L.1例患者血红蛋白< 60 g/L,2例血红蛋白为60~ 90 g/L,3例血红蛋白>90 g/L.4例患者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均低于正常值.③治疗:7例患者采用血浆置换治疗,余2例采用血浆输注.8例患者采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余1例仅采用口服泼尼松.5例使用环磷酰胺,1例使用硫唑嘌呤.1例难治性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1例应用丙种球蛋白.④转归:6例患者存活,2例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论 AAV继发TTP极为罕见,老年女性多见,原发病多为MPA.患者较少出现典型的TTP五联征或三联征,且AAV易将TTP症状掩盖,延误诊断.患者多有肺、肾损伤,TTP会加重AAV相关的肺、肾损伤.血浆置换是首选治疗,同时予激素冲击治疗,肺、肾损伤严重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剂.AAV继发TTP是AAV高度活动的表现,预后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