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人性科学是在进化论背景下对人性进行经验性研究的各门学科的综合。孟子相信道德在人性中有先天的基础,人性科学也告诉我们道德并不是人类社会的独特发明,而是可以从更久远的自然进化中找到根源。孟子的性善论比起人性白板论更加接近人性和道德的事实。性善论也可以反驳性善恶混论,因为在性善的立体架构中,包含压抑和制衡所谓“恶”性的心理机制,并具备发展出根据道德意义上的是非善恶,来对情感、欲望等人性中的自然倾向做出理性判断和选择的潜能。这种道德理性完全可以通过人性科学得到自然主义的说明,而不必诉诸康德式的先验构设。孟子关于性和命的辩证启示我们,人性科学对道德来源的自然史说明并不能消解道德的意义和道德行动者的尊严。
推荐文章
论孔子之“人性论”
孔子思想
人性论
李二曲人性论思想探微
李二曲
人性论
本然之性
为私正名——黄宗羲人性论小议
黄宗羲
人性论
启蒙
荀子的人性论及其启示
荀子
荀学
性恶论
修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性科学与传统人性论的对话
来源期刊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人性科学 进化 性善 四端
年,卷(期) 2017,(6)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30
页数 9页 分类号 B8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觅泉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人性科学
进化
性善
四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双月刊
2096-1723
10-1362/D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27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