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飞秒单脉冲激光损伤HfO2/SiO2薄膜样品实验中,随着激光能量密度升高,膜层从缺陷导致的点损伤发展到整层剥落,损伤区域轮廓由模糊变清晰.研究表明,尺度在纳米量级的颗粒缺陷会产生局部的场增强效应,该效应与薄膜干涉场叠加,造成了阈值损伤阶段损伤区域出现大量损伤点,且由于飞秒激光对包括缺陷在内的薄膜材料的本征损伤特性,使其损伤行为较为确定,随着激光能量的提升,薄膜出现更大面积的规则烧蚀区,此时干涉场的作用上升到主导地位,膜层的整层剥落行为掩盖了缺陷的诱导作用.
推荐文章
云母晶片飞秒激光损伤阈值测量
激光技术
损伤阈值
飞秒激光
云母晶片
多波长飞秒激光损伤可见光滤光片的实验及机理
激光损伤
飞秒激光
光学薄膜
损伤阈值
干涉场
单脉冲和多脉冲飞秒激光对单层光学薄膜的损伤
飞秒激光
激光诱导损伤阈值
单脉冲
多脉冲
光学薄膜
多光子离化
飞秒脉冲激光对硅基多层膜损伤特性
激光烧蚀
激光损伤
硅基多层膜
损伤阈值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飞秒激光作用下薄膜的阈值损伤到膜层剥落
来源期刊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飞秒激光 光学薄膜 激光损伤 纳米颗粒缺陷 场增强效应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1-366
页数 6页 分类号 TB43
字数 355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72/j.issn.1001-9014.2017.03.01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戴一帆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64 1121 16.0 32.0
2 程湘爱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 47 437 12.0 17.0
3 石峰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14 144 6.0 12.0
4 朱志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6 53 2.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8)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飞秒激光
光学薄膜
激光损伤
纳米颗粒缺陷
场增强效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双月刊
1001-9014
31-1577/TN
大16开
上海市玉田路500号
4-335
198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20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0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