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原文服务方: 佛山陶瓷       
摘要:
本文以氧化铝粉(44 μm)为主要原料,碳化硅粉(0.3μm)作添加剂,磷酸二氢铝作为粘接剂.在300MPa的压力下将粉料模压成多孔陶瓷胚体,试样中碳化硅的添加量分别为5%、10%、15%,粘接剂的含量为6%.将试样在600℃、800℃、1000℃三个温度下烧结,保温1h后随炉冷却,测试试样的抗折强度、孔隙率及线收缩率,分析不同烧结温度和碳化硅的添加量对多孔陶瓷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逐渐升高,碳化硅添加量的增多,试样的抗折强度逐渐升高,当温度为1000℃,碳化硅添加量为15%时,试样的抗折强度高达48 MPa.在三个温度下,试样的线收缩率整体变化不大,添加剂含量为5%,在600℃烧结后,线收缩仅为13%.孔隙率一方面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另一方面却随添加剂的含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
推荐文章
三维网络碳化硅多孔陶瓷的制备
多孔陶瓷
碳化硅
炭泡沫
反应烧结
烧结助剂对低温制备碳化硅多孔陶瓷性能的影响
碳化硅
粉体
烧结
烧结助剂
制备
抗热震性
高精度复杂形状碳化硅陶瓷制备工艺研究
陶瓷素坯加工
凝胶注模成型
反应烧结碳化硅
无模成型
溶胶-凝胶法制备碳化硅研究进展
溶胶-凝胶法
碳化硅
晶须
微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碳化硅-氧化铝多孔陶瓷的制备研究
来源期刊 佛山陶瓷 学科
关键词 多孔陶瓷 颗粒堆积 抗折强度 孔隙率 线收缩率
年,卷(期) 2017,(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12
页数 5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高峰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8)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
195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多孔陶瓷
颗粒堆积
抗折强度
孔隙率
线收缩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佛山陶瓷
月刊
1006-8236
44-1394/TS
大16开
199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840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851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