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BPDCN)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观察2例BPDCN的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及免疫组化,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2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42岁、72岁,均以多发性皮肤斑块就诊.组织形态学瘤细胞弥漫分布于真皮层,核形不规整、呈多形性,中等偏大、染色质细腻、核仁不明显,胞质稀少.免疫组化:2例肿瘤细胞均表达CD4、CD56、CD43和CD123,其中1例部分表达TDT,2例均不表达CD34、CD117、MPO、CD68、PAX5、CD20、CD3和CD5.结论 BPDCN是一种临床上呈高度侵袭性淋巴造血系统恶性肿瘤,最常见侵犯皮肤,骨髓和淋巴结也可以受累,因其极为罕见,容易误诊为其他类型的淋巴瘤及急性白血病,但只要充分认识其组织形态学与免疫组化特征,还是可以对其作出正确诊断.
推荐文章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瘤一例报告
血液肿瘤
白血病,髓样,急性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瘤
诊断
治疗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预后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血液肿瘤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10例临床病理分析
淋巴瘤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临床病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肿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来源期刊 诊断病理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预后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8-341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33.7
字数 321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8096.2017.05.00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凤娟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7 7 1.0 2.0
2 李亮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7 8 2.0 2.0
3 韩翠红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 8 9 2.0 2.0
4 孙晓峰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0)
参考文献  (1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母细胞性浆细胞样树突细胞肿瘤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预后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诊断病理学杂志
月刊
1007-8096
11-3883/R
大16开
北京市东四南门仓5号
82-882
199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79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181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