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适度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本研究从肠道菌群结构的角度来探讨运动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方法 招募运动组和少动组志愿者人群,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志愿者肠道菌群结构.结果 高通量测序共获得61 888个OTUs,其中已注释的OTUs有61 149个.PCoA分析显示,运动组和少动组之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运动组中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和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的丰度显著高于少动组(P=2.5627×10-7,P =0.000 178 4),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和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的丰度显著低于少动组(P=0.000 003 46,P=0.000017 41).有3株可培养的菌株在运动组中丰度显著增加,分别为瘤胃球菌属的Ruminococcus_sp.5_1_39BFAA,双歧杆菌属的Bifidobacterium_adolescentis以及丁酸产盐菌属的Anaerostipes_hadrus.在运动组中显著增加的肠道菌,如拟杆菌科,双歧杆菌属的Bifidobacterium_adolescentis以及Anaerostipes_hadrus,能够代谢产生丰富的SCFAs,对肠粘膜免疫系统动态平衡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结论 运动可能通过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及其与肠黏膜系统的相互作用对人体产生积极影响.
推荐文章
简述影响肠道菌群结构因素
肠道菌群
饮食
年龄
遗传
影响因素
低浓度恩诺沙星在离体肠道模拟系统中对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
残留
人体肠道菌群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离体肠道模型
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展
肠道菌群
疾病
微生态平衡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适度运动对人体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来源期刊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运动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年,卷(期) 2017,(1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4-1831
页数 8页 分类号 R161.1|R333.3|R339.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016/j.1000-5404.20170304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蒲晓允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 128 531 11.0 16.0
2 邹凌云 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6 69 4.0 6.0
3 赵霞 第三军医大学微生物教研室 6 29 3.0 5.0
4 蒋兴宇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检验科 7 27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5)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4)
  • 引证文献(1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肠道菌群
运动
16S rDNA高通量测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半月刊
1000-5404
50-1126/R
大16开
重庆市沙坪坝区高滩岩30号
78-9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739
总下载数(次)
28
总被引数(次)
97850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