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农地的“自然肥力”是自然历史过程的产物,农地的“人工肥力”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产物,农地的“经济肥力”是指前二者的结合体.这意味着在农地肥力中,有一部分“人工肥力”投入能够立即和“自然肥力”相结合,转化为当期的经济肥力,成为农产品价值的必然组成部分.还有一部分“人工肥力”不能立即转化为当期的“经济肥力”,却是未来土地肥力的重要补充,是土地肥力维护乃至农业生态系统维护的重要内容.由于这种生态维护凝结着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有生态维护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当下,将这种生态维护的劳动投入纳入价值核算的框架,可以避免生态维护主体缺失、生态维护投入无法落实到位的弊端,因而实施农地生态报偿也就具有了必要性和合理性.也只需将人工肥力中能够持续生效的部分做出准确的估算,生态报偿的具体额度就可以落到实处,生态报偿也就可以付诸实践.
推荐文章
浅析马克思主义理性观
马克思主义
理性观
实践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马克思主义
群众观
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
邓小平
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领影视纪录新时代研究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影视记录
新时代研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论实施农地生态报偿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以马克思的农地肥力观为中心
来源期刊 云南社会科学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土地肥力 经济肥力 人工肥力 农地生态维护 生态报偿 生态公益服务
年,卷(期) 2017,(1) 所属期刊栏目 民族生态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8-113
页数 6页 分类号 X2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卫书 7 81 3.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土地肥力
经济肥力
人工肥力
农地生态维护
生态报偿
生态公益服务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云南社会科学
双月刊
1000-8691
53-1001/C
大16开
昆明市环城西路577号
64-27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85
总下载数(次)
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