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该研究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对条播、撒播、剪根后移栽、扦插和剪枝后移栽的滇龙胆进行了分析,以筛选滇龙胆的最佳栽培方式.结果表明:(1)不同栽培方式的滇龙胆原始谱图在峰形、峰位和峰强上有一定差异;用小波去噪法对光谱进行优化处理并进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能较好地区分不同栽培方式的滇龙胆样品,PLS-DA二维得分图显示同一栽培方式的样品聚在一起,表明相同栽培方式的滇龙胆化学组成和含量差异较小;播种滇龙胆样品(条播和撒播)距离较近,移栽滇龙胆样品(剪根、扦插和剪枝)距离较近,而播种和移栽滇龙胆样品距离较远,表明栽培方式对滇龙胆化学成分的积累有影响.(2)滇龙胆四种主要成分总含量大小依次是剪枝>剪根>撒播>条播>扦插,除剪根后移栽,剪枝后移栽滇龙胆中四种主要成分总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下的滇龙胆(P<0.05),剪枝后移栽滇龙胆质量最佳.(3)以液相数据为参考值,采用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预测不同栽培模式滇龙胆中龙胆苦苷、马钱苷酸、獐牙菜苦苷和当药苷的含量.校正集和验证集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0,校正均方根误差、交叉验证均方差和预测均方根误差均小于1.65,模型相关性和预测效果好,该方法对红外光谱分析在中药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推荐文章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光谱
临床医学
中药
在线控制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
显微红外光谱技术
法庭科学
鉴定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制药过程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近红外光谱技术
制药过程分析
化学计量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外光谱技术在滇龙胆栽培方式选择上的应用
来源期刊 广西植物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 栽培方式 滇龙胆
年,卷(期) 2017,(5)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10-616,626
页数 8页 分类号 Q945
字数 466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1931/guihaia.gxzw201603012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4(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7)
  • 参考文献(1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正交信号校正-偏最小二乘法
栽培方式
滇龙胆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广西植物
月刊
1000-3142
45-1134/Q
大16开
广西桂林市雁山镇85号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植物》编辑部
48-43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580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2592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