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主体教育理论在我国兴起,道德教育中的主体性问题备受关注.事实上,中国早在古代就认为道是规则、规范,德是将规则规范内化后进行实践所得.《中庸》作为儒家经典,凸显了道德自觉的重要性,对于当前道德教育主体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推荐文章
论《中庸》的致中和思想
中庸
致中和
方法论
价值论
中庸思想对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启示
中庸思想
创新精神
文化
推动绿色发展的主体道德自觉
绿色发展
主体
道德自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庸》中的道德自觉思想
来源期刊 互联网周刊 学科
关键词 中庸 道德自觉 道德教育 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构建 儒家经典 规则 规范 主体性 中国 实践 内化 古代
年,卷(期) 2017,(12) 所属期刊栏目 文化艺术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6
页数 1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中庸
道德自觉
道德教育
主体教育理论
主体构建
儒家经典
规则
规范
主体性
中国
实践
内化
古代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互联网周刊
周刊
1007-9769
11-3925/TP
大16开
北京市建国门南大街乙一号金龙大厦1号楼1108室
82-876
199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229
总下载数(次)
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