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基于高铁列车动态负载的动态耦合基础问题,提出一种发射端为单矩形线圈,接收端为多方形线圈级联的非对称耦合机构.首先通过互感原理得到系统传输特性方程,分析不同耦合程度下的电能传输可行性.同时,建立电磁场路耦合仿真模型,获得高铁系统实际工况下的空间磁场分布特性.为克服高铁列车运行过程中的振动影响,提高系统的能量传输稳定性和传输效率,提出集磁环结构对耦合机构进行优化,通过仿真分析并且搭建实验平台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集磁环结构能够有效收聚磁场,且系统在5cm传输距离下获得91.4%的传输效率.在接收线圈动态移动过程中,集磁环结构能够有效提高高铁列车的无线供电稳定性和工作效率,证明了高铁列车无线供电的可行性.
推荐文章
非对称线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充电系统
动物机器人
无线电能传输
非对称谐振线圈
频率分裂
传输效率
HFSS仿真
非对称波导四微环耦合系统类EIT谱特性分析
集成光学
微环谐振器
非对称因子
电磁感应透明谱
三平移非对称解耦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分析
小型并联机器人
非对称并联机构
运动学分析
解耦
基于非线性非对称光纤耦合器全光逻辑门研究
非线性
非对称
耦合器
逻辑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无线供电高铁列车非对称耦合机构
来源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无线电能传输 高铁列车 非对称耦合 集磁环
年,卷(期) 2017,(18) 所属期刊栏目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5
页数 8页 分类号 TM72
字数 482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595/j.cnki.1000-6753.tces.16094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阳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电工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35 669 9.0 25.0
2 杨庆新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电工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77 1238 14.0 35.0
3 张献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电工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30 845 10.0 29.0
4 苑朝阳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电工电能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4 18 1.0 4.0
5 章鹏程 河北工业大学省部共建电工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无线电能传输
高铁列车
非对称耦合
集磁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电工技术学报
半月刊
1000-6753
11-2188/TM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02号天莲大厦10层
6-117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330
总下载数(次)
38
总被引数(次)
195555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