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盛夏时节到北京去看望女儿,女儿问我想到什么地方去玩玩,我说天气太热不太想出门,不过很想去看看老舍故居。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写了一辈子北京、最后命丧北京的老舍先生,解放前他在北京住过的地方有九处,我们首先去寻洧原北京市第十七小学,即方家胡同小学,不过老校舍已改建成新教学楼,见到的只有新楼无老舍。
推荐文章
一种基于压控型忆阻器的忆容器模型
忆容器
忆阻器
模型
Pspice
基于忆容器和忆感器的混沌振荡电路设计
忆容器
忆感器
混沌振荡器
共存吸引子
推进有组织建设科技小院“家”的研究
科技小院
农技协
组织化
青年人才
老舍小说幽默风格探究
老舍
幽默
态度内涵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丹柿小院忆老舍
来源期刊 华人时刊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老舍 北京市 解放前 教学楼 女儿 小学
年,卷(期) 2017,(7)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9-69
页数 1页 分类号 I206.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老舍
北京市
解放前
教学楼
女儿
小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人时刊
月刊
1006-0278
32-0001/Q
大16开
江苏省南京市北京西路30号同心大厦5楼
28-229
198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28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99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