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孟子视张仪等人的追求为妾妇之道,并由此确立了大丈夫标准.本文通过对商鞅、苏秦和孔孟、子路的人生选择和价值理想的对比分析,探讨个体事功和精神道德的意义,从而深刻的诠释妾妇之道和丈夫之志的涵义,以及孟子推许的精神高度对我们民族文明的意义.
推荐文章
班级管理之“用人”之道
用人之道
班委选拔
班级管理
托物言志中"物"与"志"的呈现方式浅析
托物言志
'物'与'志'
呈现方式
“大丈夫”理想人格:现代教师人格修养
孟子
理想人格
现代教师
人格修养
论《冤魂志》与儒释之关系
《冤魂志》
史传文学
佛教因果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妾妇之道与丈夫之志
来源期刊 文学教育(下) 学科
关键词 妾妇之道 丈夫之志 成功 失败 意义
年,卷(期) 2017,(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者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4-25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3860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晓军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妾妇之道
丈夫之志
成功
失败
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文学教育(下)
月刊
1672-3996
42-1768/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
38-423
200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477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849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