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数字媒介技术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社交软件,微信就是其中的一种.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社交模式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人际互动延伸到了虚拟空间.微信作为我国主要的社交平台之一,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人们在虚拟与现实这一新的平台塑造出的个体形象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形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戈夫曼的拟剧理论精辟的阐述了人表演一生的实质.本文将使用戈夫曼拟剧理论进行两者之间的对比性研究,或差异,或趋同,或真实,分析其中不同的心理活动动机.
推荐文章
论古典诗词中作者对自我形象的塑造
古诗词
作者
自我形象
塑造
政府公信力视角下的公务员个体形象塑造研究
政府公信力
公务员
个体形象塑造
新媒体形势下典型人物报道中形象塑造的思考
典型人物报道
个性语言
细节
塑造形象
靖西旅游形象塑造研究
靖西旅游
定位分析
形象塑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微信个体形象塑造与自我真实形象的研究
来源期刊 长江丛刊 学科
关键词 微信 自我呈现 人际互动 心理动机
年,卷(期) 2017,(30) 所属期刊栏目 社会文化探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3-164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2632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庆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4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2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信
自我呈现
人际互动
心理动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长江丛刊
旬刊
2095-7483
42-1853/I
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东湖路翠柳街1号
38-531
197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582
总下载数(次)
85
总被引数(次)
335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