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前临床上治疗酒精成瘾的难点在于降低酒精渴求程度和复饮率,充分阐明酒精渴求和复饮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关键.中脑-皮层-边缘环路异常的神经适应是导致药物渴求以及复发的重要机制,其中伏隔核和内侧前额叶两个脑区是该环路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动物研究表明长期酒精暴露或摄取引起伏隔核内谷氨酸能传递及其突触可塑性异常,而这些异常适应性增加了饮酒行为复发的易感性.因此,本文将基于在动物模型上的电生理研究成果,重点讨论长期酒精暴露引起的伏隔核内谷氨酸能传递适应性相关的最新研究进展;其次,简单探讨内侧前额叶-伏隔核谷氨酸能传递在酒精渴求及其复发中的作用;最后,分析论证恢复伏隔核内谷氨酸能突触传递的异常适应,是否可以作为治疗酒精成瘾的潜在靶点.
推荐文章
突触可塑性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进展
突触可塑性
修饰
长时程增强
突触再可塑性在脊髓损伤恢复中的作用
脊髓损伤
突触可塑性
再可塑性
突触可塑性与长时程增强现象的研究进展
突触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静寂突触
LTP反转
成瘾记忆
视觉模型中的抑制突触可塑性研究
脉冲时序相关可塑性
前馈网络
抑制性突触可塑性
赫布学习
反赫布学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酒精成瘾与伏隔核内谷氨酸能突触传递及可塑性
来源期刊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伏隔核 内侧前额叶 酒精成瘾 谷氨酸能 突触可塑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23,30
页数 7页 分类号 R749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3936/j.cnki.cjdd1992.2018.01.00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万家惠 2 0 0.0 0.0
2 王秀松 3 1 1.0 1.0
3 梁玉慧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1(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6(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伏隔核
内侧前额叶
酒精成瘾
谷氨酸能
突触可塑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双月刊
1007-9718
11-3920/R
大16开
北京海淀区学院路38号
82-775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684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1700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