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亘古至今,遗民逃禅一直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明末清初,云南地区的逃禅群体亦是一个结构较为复杂的社会阶层。逃禅群体不仅在信仰上具有佛教徒的身份,同时还兼具前朝遗民的身份。本文以明末清初因政权更替而导致的社会动乱及明末儒佛合流而引起的禅悦思潮是逃禅现象产生的重要背景为铺垫,经过统计得出逃禅群体的构成大部分来源于受儒家伦理道德影响颇深的士大夫阶层,其籍贯分布则主要来源于抗清起义严重的关中、江南、岭南、西南等地区,并指出忠于故国、避祸全生、心灰意冷成为其逃禅的具体原因。随后分析得出逃禅群体的生活方式主要分为有托而逃、避世隐居、云水天涯等三种,其心理状态主要有不敬王者、寄情山水、忠义菩提等三种,其逃禅后所作的事业则分为开堂付法、终老寺院、红尘如故等三类。而逃禅群体对佛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文化传播及修建寺院促进了云南汉传佛教的传播,并促进了儒释二教的进一步融合,佛教思想则对逃禅群体人生、文学、艺术等三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以此还原了'逃禅'此一特殊现象在当时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意义。
推荐文章
浅析明末清初时期朝鲜移民的迁入
明末清初
朝鲜移民
迁入类型
迁入状况
明末清初汾阳朱之俊诸园考
明末清初
汾阳
朱之俊
私家园林
谈明末清初小楷创作观
明末清初
小楷
创作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明末清初云南地区逃禅现象略探
来源期刊 普陀学刊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明末清初 云南 逃禅群体 心理状态 生活方式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6-221
页数 46页 分类号 B94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现了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明末清初
云南
逃禅群体
心理状态
生活方式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普陀学刊
年刊
16开
上海市
201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16
总下载数(次)
4374
总被引数(次)
4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