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由于我国《刑法》第23条第1款对犯罪未遂的定义中使用了'着手'概念,'着手'理论自然而然地承担了区分犯罪预备与犯罪未遂的功能。学界关于'着手'的认定标准可谓众说纷纭,概言之,可分为客观说、主观说、折中说三种。由于对以行为人的主观方面作为'着手'判断资料的方法论有所忌惮,主观说与折中说在我国支持者相对较少。
推荐文章
论形式训练说的时代意义
形式训练说
知识
能力
论吴翼亭之“性灵说”
吴翼亭
作家修养
性灵
论心脏功能的“泵说”与“波说”
心脏功能
泵说
波说
中医
脉搏波
巧用配音形式,快乐说英语
配音
趣配音
快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为形式的客观说辩护——兼论实质说之真正任务
来源期刊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 学科 政治法律
关键词 实行行为 形式理性 折中说 形式解释论 构成要件结果 罪刑法定原则 复行为犯 预备行为 法益侵害性 保险诈骗罪 实质解释论 构成要件行为 罪刑法定主义 紧迫危险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13-243
页数 31页 分类号 D924.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潘泽钧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实行行为
形式理性
折中说
形式解释论
构成要件结果
罪刑法定原则
复行为犯
预备行为
法益侵害性
保险诈骗罪
实质解释论
构成要件行为
罪刑法定主义
紧迫危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四川大学法律评论
半年刊
16开
四川省成都市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7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3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