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苏珊·柯林斯的《饥饿游戏》一经出版就广受读者的喜爱,它的受欢迎程度不亚于《哈利波特》,《暮光之城》等畅销书籍。因此国内外许多专家读者对这部小说进行了各个方面的研究,研究方向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反乌托邦、宗教与种族斗争、专制统治与阶级斗争、道德伦理的分析、第一人称叙事结构、嘲笑鸟的象征意义、女性主角与女权运动等等。但是鲜有文章从青少年的认知发展去分析其文本价值。本文将专注于研究“饥饿三部曲”第一部《饥饿游戏》中的青少年的认知发展,从认知发展中的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两个方面分析这部小说,以期从中解析作者描写的角色所隐含的教育意义。
推荐文章
青少年"面子"心理及其教育对策
青少年
面子
教育
对策
论“卡通化”陶艺在青少年陶艺教育中的意义与策略
“卡通化”陶艺
青少年陶艺教育
意义
策略
青少年网络游戏中的媒介素养
青少年
网络游戏
媒介素养
科技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体系中的作用
科技教育
青少年
教育体系
素质教育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饥饿游戏》中的青少年形象及其隐含的教育意义
来源期刊 世界文学研究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饥饿游戏》 青少年文学 认知发展 教育意义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93
页数 6页 分类号 G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爱华 24 132 6.0 11.0
2 崔婷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饥饿游戏》
青少年文学
认知发展
教育意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世界文学研究
季刊
2330-525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161
总下载数(次)
189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