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对藏药假秦艽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运用硅胶、凝胶、MCI-gel反相树脂及RP-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从假秦艽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到1个新苯并异呋喃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谱、质谱、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鉴定为5-(3-羟丙基)-2,2-甲基-2H-呋喃[3,4-h]色烯-7(9H)-酮(1).对该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活性筛选,发现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的MIC9o为(58.4±4.2)mg·L-1,接近对照左氧氟沙星的MIC90(52.8±4.6) mg·L-1.
推荐文章
3-(3'-羟基丁基)异苯并呋喃-1(3H)-酮的合成
邻苯二甲酸酐 苯并呋喃 烯丙基3-(3'-羟基丁基)异苯并呋喃-1(3H)-酮 合成
苯并呋喃与苯并二氧六环类新木脂素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合成(化学的)
苯并呋喃类
苯并二氧六环类
新木脂素
生物活性
新型螺环六氢山酮素-氧化吲哚-苯并呋喃酮类拼接物的合成及其抗白血病细胞增殖活性
氧化吲哚-色酮合成子
3-烯基苯并呋喃酮
Michael加成反应
氧化吲哚
合成
抗增殖活性
离子液体支载的二醋酸碘苯氧化邻羟基芳香酮合成苯并呋喃酮
二醋酸碘苯
离子液体
苯并呋喃酮
邻羟基芳香酮
合成
反应机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藏药假秦艽中的1个新苯并异呋喃酮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国中药杂志 学科
关键词 假秦艽 苯并异呋喃酮 抗菌活性
年,卷(期) 2018,(20) 所属期刊栏目 化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74-4076
页数 3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假秦艽
苯并异呋喃酮
抗菌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中药杂志
半月刊
1001-5302
11-2272/R
大16开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2-45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538
总下载数(次)
36
总被引数(次)
2362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