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这是一篇用实验哲学的方法研究人的道德判断机制的文章。瑞德认为,人们对某种行为的道德判断受到了先行对于行为者作出行为时是否自由的直觉判断的影响,并且这个过程表现出了一种非对称性。菲利普斯和诺布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前行,发现人们的道德判断机制要复杂得多。他们认为,首先,存在着一种'初始道德判断',它影响了人们对行为者是否有其他开放性选择的直觉判断。然后,这个直觉判断又会影响人们关于行为者是否是自由行动的直觉判断。最后,这一直觉判断又会影响瑞德所言的那种道德判断。而这个过程同样也表现出了一种非对称性。
推荐文章
用经典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
关于摩擦力方向的判断
摩擦力方向
接触处
相对运动
关于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判断
中学数学
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
逻辑推理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过程模型
道德判断
心理理论
双加工过程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道德判断与关于自由的直觉判断
来源期刊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道德判断 关于自由的直觉判断 情境性制约因素 开放性选择
年,卷(期) ddzgjzgyj_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128
页数 10页 分类号 B82-0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J.菲利普斯 哈佛大学道德心理学研究实验室 1 0 0.0 0.0
2 J.诺布 耶鲁大学心理学系 1 0 0.0 0.0
3 朱兆丰(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道德判断
关于自由的直觉判断
情境性制约因素
开放性选择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双月刊
2096-1723
10-1362/D
16开
北京市海淀区新街口外大街19号(京师大厦
201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70
总下载数(次)
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