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站在语文学的立场,试图澄清中国马铃薯历史中的若干问题。中国和日本都是在18世纪下半叶成功引种马铃薯的。日本的引种时间在1777~1786这十年间,地点是长崎,叫名为jagatala-imo。中国的最早记载是乾隆五十三年(1788)《房县志》的“洋芋”。豆科植物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梁汉人称为“黄独”,唐代称为“土芋”、“土卵”,昌平宋志称为“土豆”,元代嘉定一带人工种植的两个品种则称为“香芋”和“落花生”。有些中国学者把明代徐渭《土豆》诗所描写的对象视为马铃薯,并推断京津地区为亚洲最早见到马铃薯的地区之一。这跟 1813年日本学者栗本丹洲试图把汉语文献中的“香芋”跟马铃薯联系起来的性质是一样的,都是把豆科植物误当成茄科植物了。荷兰人史初一1650年造访台湾后所写的报告在物产中提到了potato。泰诺语指番薯的batata于16世纪借入欧洲各语言后有bataat, patata, pattattesen, piltata, potato等种种变异形式,一开始指的是番薯,但许多语言(如英语)后来也用这个词指随后引入的马铃薯。本文从时代背景、地理环境等方面断定史初一在台湾所见实为番薯,台湾迟至日本殖民时期(1895~1945)才开始种植马铃薯。最早出现“马铃薯”一词的文献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的《松溪县志》,不过指的是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 L.)。日本学者小野兰山误以为是马铃薯,于1808年引进日语,作为jagatala-imo的别名。这一误会带来了两个重要结果:一是使得中外许多学者都把《松溪县志》作为最早记载马铃薯的中文文献;一是首任驻日参赞黄遵宪把“马铃薯”从日语借回到汉语,并很快成为指称马铃薯的正式用词。对汉语而言,“马铃薯”是一个来自日语的“回归借词”而非“原语借词”。
推荐文章
中国马铃薯疮痂病研究初报
马铃薯疮痂病
链霉菌
致病性测定
马丁·德·拉达的《中国札记》及其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
马丁·德·拉达
中西文化交流
《中国札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中国马铃薯历史札记
来源期刊 现代语言学 学科 教育
关键词 语文学 中国 马铃薯历史
年,卷(期) 2018,(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42-377
页数 36页 分类号 G6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项梦冰 北京大学中文系暨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 20 70 4.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2)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9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语文学
中国
马铃薯历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语言学
双月刊
2330-1708
武汉市江夏区汤逊湖北路38号光谷总部空间
出版文献量(篇)
543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