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研究从患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cute hepatopancreatic necrosis disease,AHPND)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肝胰腺中分离到一株优势菌,编号为20160303005-1,通过16S rRNA和分子伴侣蛋白groEL基因序列分析,并结合生理生化特征,将该细菌鉴定为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其血清型为O1:KUT(K untypeable).基因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携带可引起对虾AHPND的相关毒力蛋白基因pirAVP和pirBVP,但不携带副溶血弧菌临床菌株毒力基因: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henmostable direct hemolysin,tdh)和相对耐热直接溶血毒素(TDH-related hemolysin,trh)基因.菌株对凡纳滨对虾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浸泡感染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7.96×103 CFU/ml.对虾急性感染后,6 h肝胰腺颜色变浅,肠胃变空;9 h肝胰腺呈浅白色,萎缩变小.9 h死亡数过半,24 h全部死亡.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感染后对虾肝胰腺小管崩塌,上皮细胞严重脱落,呈现出典型的AHPND病理症状.药敏实验结果显示,该菌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和头孢他啶等16种药物敏感,对阿莫西林、替卡西林和头孢噻吩等5种药物表现为耐药.上述研究可为该病原的流行病学及药物防控研究提供基本数据.
推荐文章
凡纳滨对虾苗空肠空胃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凡纳滨对虾
虾苗
创伤弧菌
鲍希瓦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研究进展
水生动物病害
凡纳滨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综合征
引起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的副溶血弧菌MLST新序列型
凡纳滨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副溶血弧菌
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
凡纳滨对虾RASSF基因克隆及其响应不同病原刺激的表达分析
凡纳滨对虾
RASSF基因
Hippo信号通路
组织表达
先天性免疫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凡纳滨对虾急性肝胰腺坏死病(AHPND)病原分离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来源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副溶血弧菌 细菌鉴定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论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3-111
页数 9页 分类号 S945
字数 59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19663/j.issn2095-9869.2017022200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7)
二级引证文献  (1)
193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3(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14(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9)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6(6)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凡纳滨对虾
急性肝胰腺坏死病
副溶血弧菌
细菌鉴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渔业科学进展
双月刊
1000-7075
37-1466/S
大16开
山东省青岛市南京路106号(黄海水产研究所)
24-153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67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285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