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吴宏政:孙老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采访。今年是马克思诞辰200周年,“马克思哲学与21世纪马克思哲学创新”是当前哲学界最为关切的重大问题。您经常提到马克思的一个论断,即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在您看来,哲学的这一本性构成了哲学所特有的存在方式。那么,应该怎样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这种独特的存在方式?您曾经把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理论自觉概括为“时代精神主题化”,对于这个基本判断应当怎样理解?
推荐文章
新世纪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创新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创新
专题教学
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范式研究
中国当代
马克思主义
哲学范式
方法
理论的力量:艾思奇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
哲学中国化
艾思奇
理论贡献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论关切——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主任孙正聿教授
来源期刊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学科 哲学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年,卷(期) 2018,(3)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16
页数 13页 分类号 A81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吴宏政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94 129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
双月刊
2096-1138
10-1351/A
16开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东街4号富盛大厦12层
82-624
201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58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1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