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颅内动脉支架疲劳强度与连接体长度的关系,探究支架发生疲劳断裂的准确位置.方法 采用疲劳断裂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对3种脑动脉支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并运用Goodman曲线绘制支架疲劳危险点分布图.基于美国材料与实验学会F2477-07标准,对3种支架的疲劳寿命进行测试.结果 支架连接体长度越长,支架危险点最大等效应力和平均应力越大,危险点分布越接近疲劳极限曲线,支架更容易发生疲劳断裂.Goodman疲劳极限曲线表明,3种血管支架在体内10年的使用时间里是安全的.有限元分析与实验结果表明,支架结构连接点附近区域疲劳寿命较低,支架危险点位于连接处的圆弧部位.结论 血管支架有限元分析的技术合理可行,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基本吻合.在支架结构设计时,可以减少连接体的长度,从而提高支架的使用寿命.
推荐文章
基于ANSYS的焊接结构疲劳强度分析
焊接结构
焊缝分级
安全系数
二次开发
钢制车体疲劳强度校核方法
车体
疲劳强度
疲劳极限线图
焊接接头
许用应力
疲劳破坏的过程及提高疲劳强度的方法
疲劳强度
疲劳破坏
残余压应力
透平叶片疲劳强度干涉模型的新方法
疲劳强度干涉模型
可靠度
叶片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颅内动脉支架的疲劳强度
来源期刊 医用生物力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颅内动脉支架 有限元分析 疲劳强度 疲劳寿命
年,卷(期) 2018,(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42-446
页数 5页 分类号 R318.01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156/j.1004-7220.2018.05.01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治国 24 58 6.0 7.0
2 冯海全 40 192 10.0 11.0
3 闫文刚 5 10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6)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1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5(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6(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7(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8(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09(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10(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2(12)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9)
2013(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14(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15(8)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颅内动脉支架
有限元分析
疲劳强度
疲劳寿命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用生物力学
双月刊
1004-7220
31-1624/R
大16开
上海制造局路639号
4-6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135
总下载数(次)
2
总被引数(次)
1185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