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面对当代生活空间与环境中人工与自然失衡、割裂的严峻现实,跨越广泛地域、文化等条件的多样现实,以及人工与自然交互传统在当代的失却和断裂,“桃花源”等理想世界图式在人类现实世界的营造——以园林为代表的理想居所和以北京为代表的理想城市,提示了建构和修正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理想建筑和城市的可能性.文章通过童寯的“园林三境界”和佛光寺五种空间范式性启示,以及“微缩北京”/大院胡同28号改造中微缩社区、宅园合一、日常诗意和都市胜景的营造实践,系统性地归纳出“现实理想空间范式”营造的五种要素:风水形势、叙事空间、结构场域、人作天工、胜景情境.这一强调人作为体验主体的空间营造范式可以称作“身临其境”,即强调由人工的营造和自然的景象交互而成的情境给人们带来的诗意生存和生活,并最终凝练为“胜景几何”理念——一种对于当代严峻、多样的现实中人类理想生活空间营造问题的可能答案,一种将“自然”纳入建筑本体要素之中的新空间营造范式,一种基于普适人性的生命理想对当代建筑学进行修正的可能性,由此,新的“建筑学四原则”可以是:坚固、适用、自然、愉悦.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身临其境,胜景几何“微缩北京”/大院胡同28号改造
来源期刊 时代建筑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桃花源图式 人工与自然交互 园林三境界 微缩社区 宅园合一 日常诗意 都市胜景 现实理想空间范式 身临其境 胜景几何 建筑学四原则
年,卷(期) 2018,(4) 所属期刊栏目 设计作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95
页数 12页 分类号 TU-86(21)|TU241.6|TU986.4
字数 12581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兴钢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51 225 8.0 1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6)
共引文献  (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3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2(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1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2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桃花源图式
人工与自然交互
园林三境界
微缩社区
宅园合一
日常诗意
都市胜景
现实理想空间范式
身临其境
胜景几何
建筑学四原则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代建筑
双月刊
1005-684X
31-1359/TU
大16开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C楼704室上海市四平路1239号
4-466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4052
总下载数(次)
17
总被引数(次)
2228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