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2016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食源性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国家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收集2016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数据,应用SPSS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北京市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36起,发病299例,无死亡病例.6月为暴发事件发生高峰,责任单位主要为集体食堂.在查明致病因素25起事件中,细菌为主要致病因素,其次为扁豆中毒,并首次发现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暴发事件.结论 细菌和扁豆中毒为北京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主要致病因素,应加强相关食源性疾病的健康宣教,并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高致病因素识别能力.
推荐文章
马鞍山市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食源性疾病
哨点医院
主动监测
2013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食源性疾病暴发
流行病学分析
食品安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2016年北京市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产气荚膜梭菌 扁豆中毒 致病因素 北京
年,卷(期) 2018,(8)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61-56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155.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16506/j.1009-6639.2018.08.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晓晨 28 302 10.0 17.0
2 王超 15 108 7.0 10.0
3 吴阳博 8 44 4.0 6.0
4 牛彦麟 3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1)
共引文献  (203)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9(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10(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12(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13(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0)
2014(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15(21)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8)
2016(11)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6)
2017(10)
  • 参考文献(6)
  • 二级参考文献(4)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食源性疾病
暴发
流行病学特征
监测
产气荚膜梭菌
扁豆中毒
致病因素
北京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月刊
1009-6639
11-4529/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鼓楼西大街154号
2-764
200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952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2848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