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亮斑扁角水虻(Hermetia illucens)又名黑水虻,幼虫以自然界腐烂有机物和动物粪便为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昆虫。亮斑扁角水虻幼虫在取食畜禽粪便和处理餐厨垃圾等有机废弃物的过程中接触到很多病原微生物,但其生长发育并不受影响,表现出对恶劣环境极强的适应性。在此过程中不仅能有效转化有机废弃物、消除臭气,而且能积累大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因此,亮斑扁角水虻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昆虫。了解亮斑扁角水虻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及其作用,对亮斑扁角水虻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选用了4种培养基YCFA、MM-4、高氏一号培养基、1/10LB培养基通过梯度稀释法和连续划线法,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从亮斑扁角水虻(武汉品系)肠道内先后分离到了176株好氧和兼性厌氧细菌。以形态学和基于16S rRNA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对这176株细菌进行了初步鉴定。ARDRA聚类分析表明,这176株细菌共有52种ARDRA类型,将它们的代表性菌株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发现它们分别属于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普罗维登斯菌属(Praidencia)、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faecails)、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芽孢杆菌属(Bacillus)、鞘氨醇杆菌属(Sphingobacterium)、摩根氏菌属(morganella)、苍白杆菌属(Ochrobactrum)、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短杆菌属(Brachybacterium)、类香味菌属(Myroides)、Paenochrobactrum属、Paenalcaligenes属及Miniimonas属等共17个属。其中有一株Miniimonas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该属其他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4%,初步判定为该属的一株新菌。这些微生物在亮斑扁角水虻转化有机废弃物的过程中是否发挥了作用,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推荐文章
响应面法优化碱催化亮斑扁角水虻幼虫虫脂 制备生物柴油工艺
亮斑扁角水虻幼虫
虫脂
生物柴油
甲酯化
响应面法优化
亮斑扁角水虻高附加值产品开发的研究进展
黑水虻
抗菌肽
生物柴油
昆虫蛋白
壳聚糖
亮斑扁角水虻卵携带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成虫产卵行为影响
亮斑扁角水虻
细菌
发酵液
产卵
16S rDNA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亮斑扁角水虻肠道内可培养好氧与兼性厌氧菌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来源期刊 华中昆虫研究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亮斑扁角水虻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年,卷(期) 2018,(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4-354
页数 1页 分类号 S899.9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红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所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22 180 6.0 13.0
2 赵亮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所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5 11 2.0 3.0
3 梅承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所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4 温林冉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所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5 李昕宇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所遗传调控与整合生物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18(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亮斑扁角水虻
肠道微生物
多样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中昆虫研究
不定期
16开
河南省郑州市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0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12
论文1v1指导